日本5月精選!Sushi Tech 點燃創業魂,「五月病」悄悄找上門?
🧘♀️ 換季疲憊?一起認識「五月病」
大家好,我是WIJ Newsletter 的 Alicia。
每年進入五月,對許多在日本生活或工作的人來說,這並不只是春暖花開、黃金週剛過的時節。你是否也感到提不起勁、情緒低落,或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這樣的狀況,其實可能就是日本俗稱的「五月病(ごがつびょう)」。
「五月病」並非正式的醫學診斷,而是形容一種在春季轉換期常見的心理疲勞與適應障礙。尤其對剛進入新職場、新學校,或是剛搬到新環境的人來說,在經歷了四月的熱情開端之後,五月反而容易出現落差與倦怠感。再加上黃金週連假後重新回到現實生活,有些人會特別感到空虛、缺乏動力,甚至開始出現焦慮或輕微的憂鬱傾向。
這個主題我們其實也曾深入探討過,歡迎回顧我們早期的文章 。
👉 金碧輝煌的五月黃金週 VS 黑暗角落的五月病——日本職場憂鬱篇
該怎麼面對與調適五月病?
面對五月病,關鍵在於「正視自己的情緒,並給自己一點時間」。這裡提供幾個簡單但實用的小建議:
安排可期待的活動:不一定要遠行,一頓喜歡的午餐或一場與朋友的小聚,都能讓生活有亮點。
適度傾訴與尋求協助:與值得信賴的朋友聊聊自己的感受,或考慮尋求專業心理諮詢,都是積極的做法。
提醒自己:這只是過渡期:五月病並不是你的錯,而是面對變化時自然會出現的反應。給自己一點時間,也給生活一點耐心。
五月病提醒我們:「適應」不只是表面看起來的順利,情緒的調整也同樣重要。希望你也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用自己的步調走過這個轉換期。
🍣 聚焦日本新創大勢:Sushi Tech 2025 與台灣新創的亮眼表現
每年五月,由東京都主辦的「Sushi Tech」新創展會是日本少數結合科技、社會創新與國際交流的大型活動之一。今年的活動於 5/8 至 5/10 在東京舉行,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業團隊與企業參展,成為亞洲新創圈高度關注的盛事。
令人振奮的是,台灣新創團隊在 Sushi Tech 上的能見度正逐年上升,並持續獲得國際矚目。
在 2024 年,CancerFree Biotech 作為台灣唯一參展的新創團隊,勇奪兩項特別獎項,充分展現台灣在醫療科技領域的創新能量。
👉 台湾唯一のスタートアップ、CancerFree Biotech、「SusHi Tech Tokyo 2024」で二つの特別賞を受賞(日文/PR TIMES 報導)
而到了 2025 年,「Startup Island TAIWAN」更集結了多達 20 家台灣新創團隊前進東京,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與合作機會,特別聚焦於 AI、醫療健康、永續發展 等關鍵領域。今年脫穎而出的得獎團隊是來自精準醫療領域的 Asia Pathogenomics,專注於感染性疾病的基因檢測解決方案,展現出台灣在高端生技領域的創新實力。
👉 Startup Island TAIWANが台湾スタートアップ20社を率いてSusHi Tech 2025へ! 東京都がAIとサステナビリティ推進に525億円を投資(日文/PR TIMES 報導)
Sushi Tech 的舞台不只提供展示與連結的機會,也是一個觀察日本新創生態與市場趨勢的重要窗口。這樣的國際舞台不僅展現出台灣新創的實力,也讓我們看到日本市場對創新與多元合作日益開放的態度。
💡 淺談外商進入日本市場的3大門檻
如果你是對進軍日本市場有興趣的創業者,或者正在思考如何拓展日本市場,那你一定不能錯過我們整理的這篇分析文章。它點出進入日本市場常見的致命盲點,帶你一窺外商為什麼容易在日本「滑鐵盧」。
日本雖然是一個願意為好產品買單的市場,但它也有一套獨特的商業文化與決策節奏。許多在其他市場成功的公司,到了日本卻水土不服,問題往往出在他們低估了幾個關鍵門檻。
這篇文章結合了在日專業人士的實務經驗與作者超過十年的觀察與實例,幫助你避開常見陷阱、提前佈局。
WIJ日式生活小筆記:
上個月我們談到「關稅政策」,這個月來看看日本國內的米價異常上漲。
你是否也注意到新聞中出現「令和の米騒動」這個詞?
從去年 12 月以來米價連漲 17 週,第 18 週才小幅回跌。為穩定市場,日本政府本月將釋出第 4 批儲備米。這期我們整理了相關實用詞彙,幫助你讀懂新聞、也能和日本同事聊時事。
📌 關鍵詞彙一覽:
備蓄米(びちくまい):儲備米
安定供給(あんていきょうきゅう):穩定供應
競売(きょうばい):拍賣、競標
政府介入(せいふかいにゅう):政府介入市場
需給(じゅきゅう)バランス(balance):供需平衡
売り渋り(うりしぶり):惜售、不願出售
インバウンド(inbound):境外觀光消費(海外觀光客在當地旅遊消費的行為)
メカニズム(mechanism):機制、制度設計(例:価格決定メカニズム)
📝從全球貿易關稅到日常餐桌上的一碗白飯,新聞背後藏著豐富的經濟脈絡與語言知識。希望這期的詞彙整理,能成為大家在日語學習或是了解日本時事上的一點助力。✨
專欄作者 Rita
全職日文線上教師,日本的大學日本語教育系畢業、三年教師經歷、7000小時以上的授課經驗。日文學習IG:@rita_nihongo